My avatar

北雁云依的博客

My avatar

北雁云依的博客

决不跪在地上
以显出刽子手们的高大
好阻挡自由的风

RSS
· 浏览

“看源软件”:是什么、为什么、为什么不

看源软件,即 Source-available software。所有源代码随软件分发的软件,都是看源软件。换言之,这是一个比“开源软件”和“自由软件”更广泛的概念。自由软件包含于开源软件,开源软件包含于看源软件。

看源软件(中文维基页面较简陋,此处给出英文维基页面):源代码随产品分发。

开源软件:用户可以学习、分享源码,可以出于任何目的再分发源码。

自由软件:在上述基础上,保障用户的“四大自由”,允许用户自由地执行、复制、传播、研究、变更和改善。

近年来,一些软件选择“看源”而非“开源”。一个常见的理由是,大型公司免费地使用开源软件(例如 AWS、GCP、Azure 等提供数据库托管服务),从中获取上亿利润,却不向作者提供任何报酬。对于绝大多数开源协议(AGPL 除外)的情况,他们也可能修改源码、在自己的服务端托管,但并不向任何人公开修改后的源码,也不向上游贡献代码。

这对开发者很不公平,不是吗?所以,我们有必要采取更严格的协议,以强迫这些 Big Tech 们把它们从开源软件中获得的收益分一部分给开发者——从而开源软件变成了看源软件。这样一来,才是公平的——一些协议确实以“公平”自称

但是且慢:这个场景,是广泛存在的事实,还是很大程度上脱离现实的空想?

政治课上,老师说“以物易物很不方便,于是产生了一般等价物”,这时我的想象是:几个住在不同山洞里的原始人,彼此交换自己的劳动成果。然而实际上,商品的诞生必定晚于私有制的诞生,从而货币也至少也要到这以后才能被发明。更不用说人类从狩猎采集时代起就不太可能过独居生活,那种完全架空的个体交换关系在任何历史时期都不可能发生。 ——《为什么不该从“生物进化”或别的思维实验里得出价值观

不可否认,有不少开源软件确实由独立开发者维护,例如 curl 和 core-js 这样的基石。但看源协议并不适合这些项目,恰恰相反,看源协议更适合大公司的项目需要,大公司的项目们也更多地使用看源协议。

如果一个独立开发者从一开始就使用看源协议开发项目,那这个项目很可能不会得到大公司的青睐,从而“从大公司手中分一杯羹”就成为了无稽之谈。而如果先开源、后看源,大公司们就会停留在旧版本,可能会 fork 一份,也可能直接抛弃。

反过来可就不是这样了。大公司有更强的开发能力,可以维护规模大得多的项目。这些项目的竞争者更少,更难被替代。此外,由于它们的庞大规模,即使它们采用 AGPL 这样的自由软件协议,外部贡献者也很难贡献,更别提 fork 并持续维护。大公司的看源项目更少有替代品。在最极端的场合,看源协议甚至是一种施舍:原本闭源的项目,在生命周期临近结束时,提供源代码给社区查看。

这样一来,所谓“从软件中获得的收益,开发者有权分一杯羹”,实际上更多是一个大公司从另一个大公司手上获得收益。这只是它们之间的利益分配,和前面那种想象中的、采用小资产阶级生产方式的“独立开发者”并没有关系——除非“开发者”是采用公有制经济的、按劳或按需分配的实体,换言之,资本主义中的社会主义飞地。

即使真的如此,这种飞地的性质也是值得怀疑的:当这一实体从项目中获利时,项目的外部贡献者是否按贡献比获得了同样的收益?著名的“蒙德拉贡合作社”就存在这个问题:正式工有分红,外部雇佣者却只是典型的雇佣劳动。这样一来,正式工就成了食利者,凭借着自己“拥有的”生产资料而剥削外部雇佣者,他们的“分红”就是按生产要素分配,而不是按劳分配了——当分红占据收入大头时,这些正式工与资本家无异。

另一种情况是,少数几个“老师傅”享有声誉、获得报酬和捐助,而外部贡献者在相当大程度上打白工,就像老教授与牛马研究生那样——这的确不是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而是更加落后的封建社会中的行会制度。这不光发生在看源软件中,因为自由软件协议也同样无法阻止这种情况的发生。著名的 Linux 内核项目就是一个例子——尽管更多数情况是大公司往内核里提交自己的代码。

归根结底,当整个社会都在按资本主义的模式组织生产生活时,不可能构建出这样一个体系:它以市场原则参与竞争、获得收益,而在内部采取社会主义的分配方式,并长期稳定如此。无论是自由软件、开源软件还是看源软件,都没有例外。从自由软件、开源软件再到看源软件,这三种运动,其兴起时间从先到后,共产程度却依次下降,某种程度上也反映着计算机行业资本主义发展程度的加深。

每个党派都向后踢那挤着它向前的党派而向前伏在挤着它后退的党派身上。无怪乎它们在这种可笑的姿势中失去平衡,并且装出一副无可奈何的鬼脸,奇怪地跳几下,就倒下去了。革命就这样沿着下降的路线行进。

——《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卡尔·马克思

分享

复制此页面地址到邦联宇宙搜索框以在邦联宇宙分享本文:https://blog.yunyi.beiyan.us/posts/SourceAvailable

在本站发言,即意味着你同意评论政策(最后更新于 2025-06-22)。